語言翻譯

英文與英語

英語(English)屬於印歐語系中日耳曼語族下的西日耳曼語支,由古代從歐洲大陸移民大不列顛島的盎格魯、撒克遜和朱特部落的日耳曼人所說的語言演變而來,並通過大英帝國的殖民活動傳播到世界各地。由於在歷史上曾和多種民族語言接觸,它的詞彙從一元變為多元,語法從「多屈折」變為「少屈折」,語音也發生了規律性的變化,逐漸演變成相對簡單的結構,也是利於傳播的主要因素。

根據以英語作為母語的人數計算,英語是最多國家使用的官方語言,英語也是世界上最廣泛的第二語言,也是歐盟,最多國際組織和大英國協國家的官方語言之一。但僅擁有世界第三位的母語使用者,少於官話漢語和西班牙語。上兩個世紀英國和美國在文化、經濟、軍事、政治和科學上的領先地位使得英語成為一種國際語言。如今,許多國際場合都使用英語做為溝通媒介。英語也是與電腦聯系最密切的語言,大多數編程語言都與英語有聯系,而且隨著網路的使用,使英文的使用更普及。英語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之一。

與英語最接近的語言無疑是弗里西語,這種語言現在仍然在荷蘭北部弗里斯蘭省中使用,大約有50萬個使用者。一些人認為低地蘇格蘭語是與英語接近的一個獨立語言,而一些人則認為它是英語的一個方言。蘇格蘭語、荷蘭東部和德國北部的低地撒克遜語與英語也很接近。其他相關的語言包括荷蘭語、南非荷蘭語和德語。諾曼人於11世紀征服英格蘭,帶來大量法語詞彙(儘管是於14世紀方開始大量借用),很大程度地豐富了英語詞彙外,相對也驅使不少原生的日耳曼語彙作廢,或侷限在部分方言中的使用。

英語是一種多中心語言。由於英語的使用範圍極為廣泛,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各種地區性變體。語言學家已經不再把倫敦或英國上層人士的英語作為唯一的標準英語。除英國英語外,最重大發展的是美國英語和澳新英語。自從17、18世紀,美國英語、加拿大英語、澳洲英語、紐西蘭英語開始成為獨特的方言。它們也各有自己的地區性的語詞、語法和語音。其他像印度英語、東南亞英語、加勒比地區英語和非洲某些新興國家的英語,都各自受到了當地語言影響、具有語音和詞彙上的特點。

由於使用英語的兩個主要國家——英國與美國,先後成為世界超級大國之故,並在商業、學術領域具較大影響力,在科技方面的突出貢獻和領先地位,而且英文相當易學,因此許多人都將英語做為一種外語或第二語言,把英語作為外國語使用的人約3-5億。英語在歐洲大陸及日本是最普遍作為外語來學習的語言(32.6%),接著是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在中國、韓國、日本等國家,英語是學校的必修外語課程。

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和作為外國語這兩種不同的使用法,說明英語正在愈來愈被看成一種國際交往的工具,它不再為一國或一個民族所專有,而是一種中性的信息媒介。

由於英國過去在世界各地有許多殖民地的緣故,因此在現代,英語在許多國家與地區,都是通用語言或官方語言之一:

英語在下列國家和地區是第一語言: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巴哈馬、愛爾蘭、巴貝多、百慕達、圭亞那、牙買加、紐西蘭、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和千里達托貝哥。目前世界上把英語作為第一語言(本族語)的人口約有3億。

英語在下列國家和地區中是通用語言,這些國家地區包括香港(連同粵語)、加拿大(連同法語)、多米尼克、聖路西亞和聖文森及格瑞那丁(連同法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愛爾蘭(連同愛爾蘭語)、賴比瑞亞(連同非洲語言)、新加坡(連同華語和馬來語)、馬來西亞(連同華語和馬來語)和南非(連同南非荷蘭語和其他非洲語言)。作為第二語言(即不是母語,但為所在國通用語)使用的人口約有2.5億。

英語是下列國家和地區的官方語言(之一),但不是本地語言和通用語言:斐濟、加納、甘比亞、印度、吉里巴斯、賴索托、肯尼亞、納米比亞、奈及利亞、馬耳他、馬紹爾群島、巴基斯坦、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索羅門群島、薩摩亞群島、獅子山、史瓦濟蘭、波札那、坦尚尼亞、尚比亞和辛巴威。

英語的主要方言在語音上有著相當明顯的差別,拼寫的差別則較小。一般人們以一些學術機構的辭書作為標準的英語,例如《牛津英語詞典》等。在學術、科技文章方面,來自各國作者使用的是一種共同文體。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美式英語」這個術語通常被理解為美國人特有的語詞和語法,在當時的一些「純潔主義」的英國文人看來,它不是純正的英文,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美式英語」一詞的概念逐漸變了,只指在美國本土上使用的英語,而不論其與英國英語的異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通過大眾傳播媒介迅速發展,美國英語已反過來對其他方言產生影響,並且正在日益擴大這種影響,電腦軟體也以美國英語為標淮,例如微軟。

在臺灣,英語是所有中小學生的必修外語課程,大學也往往要求學生的英語程度需達到一定水準,同時臺灣許多大學的專業課程常常使用英語教科書(習稱「原文書」),由於英語是所有臺灣中小學生必修課程,亦是重要的國際交流語言與中學和大學的應試科目之一的緣故,因此以坊間為應試、會話等目的而出的英語參考書非常多,也有許多補習班教授、補強學生英語。

日文與日語

日本語(日本語/にほんご Nihongo),簡稱日語,其文字稱為日文,是一種主要為日本列島上大和族所使用的語言。雖然日本並沒有在法律上明確規定其官方語言,但是各種法令都規定了要使用日語,在學校教育中作為國語教授的也是日語。日語是日本的公用語言是不爭的事實。

雖然並沒有精確的日語使用人口的統計,不過計算日本國內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日本國外的日本人和日僑,日語使用者應超過一億三千萬人。幾乎所有在日本出生長大的日本國民都以日語為母語。此外,對於失聰者,有對應日語文法及音韻系統的日本手語存在。

2015年11月的網際網路使用語言排名中,日語僅次於英語、漢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排名第六。

在日語語法學界,如果無特別說明,「日語」(日本語)這個詞彙,一般是指以江戶山手地區(今東京中心一帶)的中流階層方言為基礎的日語現代標準語,有時也稱作「共通語」。

日語的使用範圍主要是在日本國內。雖然不論是日本國內或日本國外都沒有做過有關日語使用人數的調查,但一般是按照日本人口計算的。

在日本國內,法令上並沒有直接規定日語為日本的官方語言或國家語言,但《裁判所法》(法院法)第74條規定:「在法院,使用日本語」。此外,在《文字及活字文化振興法》中已將「日本語」與「國語」同等看待(第三條第二款:「要振興文字及活字文化,必須充分的體認到『國語』是日本文化的基石。」、第九條:「國家,應當儘可能…(中略)…支援將『日本語』的出版物翻譯為外國語言...」)。此外,所有的政府公文都是只由日語書寫,各級學校的「國語科」所教授的內容是日語。

在日本,無論電視及廣播、電影等廣電領域,還是小說及漫畫、報紙等出版領域,幾乎都使用日語。在播放國外的電視劇及電影時,也幾乎都翻譯為日語,並帶字幕或日語配音播出。外語原版的出版物在日本也有發行,但主要是面向海外的論文、針對在日本居住的外國人或日本的外語學習者的出版物,並不以一般日本人為受眾。

在日本國外,主要使用日語的有拉丁美洲和夏威夷等地區的日本人移民,但其中也有很多人在經過三、四代以後就不再說日語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曾經統治的各個地區,例如台灣、庫頁島及南洋群島,中國東北地區的部分地方(如大連市)以及朝鮮半島等地,至今仍有一部分在當時曾受日語教育的人士能夠使用日語。

因中國清朝在甲午戰爭中失敗而受到大日本帝國政府統治50年的台灣在「皇民化」政策期間,幾乎所有的台灣人必須都要學習日本語,且在台灣使用的台語、客家話及台灣原住民語言等14族語言也含有不少的日語詞彙。台灣原住民中不同部族之間有時也會使用日語溝通。

此外,帛琉的安加爾採用日語為官方語言之一。但是當地並沒有居民在日常對話中使用日語,日語作為官方語言只是一個表達與日本友好關係的象徵性方案。

日本國外將日語作為外語學習的學習者共計約365萬人,在韓國有約96萬人,在中國約有83萬人,在印度尼西亞約有72萬人。東亞、東南亞學習者占了全部學習者的八成。125個國家和8個地區開展了日語教學。此外,日本國內的日語學習者已達到約17萬人,其中亞洲人約有14萬。

韓文與韓語

韓國語(한국어/韓國語),北韓和中國大陸稱朝鮮語(조선말/朝鮮말),是通行於南北韓及中國東北、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等朝鮮族聚居地區的語言。

韓語被全球約7560萬人使用,是世界第十三大語言。隨著大韓民國在國際社會政治、經濟地位的不斷提高,學習韓語的人數也不斷增長,目前許多國家的高中和大學都教授韓語。在美國、日本、澳洲等地,大學入學考試的外語科目中可以選擇韓語應考。

歷史上,該語言在1392年以前隨朝鮮半島上的高麗王朝被稱為「高麗語」,直至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之後,其即改稱「朝鮮語」。1897年,北韓高宗李熙稱帝並改國號為「大韓帝國」,因此這語言又改稱「韓國語」或「韓語」。二戰後,朝鮮半島南北分治,兩方各按照自己的國名來命名該語言,北部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之為「朝鮮語」,而南部的大韓民國稱之為「韓國語」。而中亞的朝鮮人之間則稱之為「高麗語」[고려말(Goryeomal)、Корё мар]——但此處的「高麗語」與朝鮮半島的語言存在一定差異。

公元15世紀以前,韓語只有語言沒有文字,以漢字為書寫工具。由於韓語與漢語是完全不同的語系,使用漢字記錄韓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加之一般百姓不懂得漢文,非常不利於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為了解決韓民族書寫文字的問題,1443年北韓王朝世宗大王組織一批學者創造了適合標記韓語語音的文字體系--韓字。這些文字當時被稱作「訓民正音」,意為「教老百姓以正確的字音」。韓文的發明推動了南韓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世宗大王也得到了後世的愛戴。世宗大王所創造的韓字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實用的表音文字之一,其科學性得到了文字研究專家們的高度評價。

漢字文化圈國家也存在類似的名稱問題,使「朝鮮語」和「韓(國)語」的說法並存。在日本,為了表示中立,不少人也使用「コリア語」(「コリア koria」為英文「Korea」的音譯。)、「高麗語」和「韓国・朝鮮語」等稱謂,以及迴避語言名稱的文字名稱「ハングル(語)」(韓語「한글[諺文]」的音譯)。

韓語的使用者絕大多數聚集在東亞的大韓民國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語在這兩個國家不僅是國語,而且這兩個國家的韓語使用者占了全球韓語使用者的90%以上。在中國東北部的吉林省、黑龍江省和遼寧省,大約居住著兩百萬的朝鮮族人,現在朝鮮語是中國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兩種官方語言之一(另外一種是漢語普通話)。在黑龍江省也有中國唯一的一個省級朝鮮語廣播電台。在日本,由於歷史的原因,居住著大約七十萬的韓裔。韓語雖然在日本不是官方語言,但是很多韓裔後代都會說韓語。此外在美洲,還有大約有一百六十六萬來自南韓的移民。

韓語的方言根據行政區域可以分做六種。除了濟州方言以外,鄰近的方言大都能夠通話,但是跨區之間的方言通話就有些困難(比如南方慶尚方言跟北方咸鏡方言)。

德文與德語

德語(Deutsch)是印歐語系西日耳曼語支的一門語言。作為當今世界主要語言之一以及歐盟內使用最廣的母語,德語擁有9000萬到9800萬使用者。德語標準共同語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馬丁·路德對拉丁文《聖經》的翻譯工作。大多數德語詞彙源於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的語言,一些詞彙來自拉丁語和希臘語,還有部分來自法語和英語。

德語母語使用者的主要分布在德國、奧地利、瑞士北部、列支敦斯登和盧森堡。歐洲許多地區(如義大利北部、比利時東部以及波蘭等地)和作為原德國殖民地的納米比亞也有大量的德語使用者,主要為作為當地少數民族的日耳曼人。

德語書寫使用拉丁字母。德文字母除去標準的26個拉丁字母外,另有三個帶分音符的元音Ä/ä、Ö/ö、Ü/ü以及一個特殊字母ß。

德語在歐洲占優勢的國家和地區:德國、奧地利、列支敦斯登、瑞士的26個州中的19個州、義大利的南蒂羅爾地區、比利時的德語文化區、盧森堡(盧森堡占優勢的語言為盧森堡語,在德國和法國,盧森堡語被認為是德語的方言)。

德語是世界上最常被學習的外語之一(在歐洲常作為第二外語教學)。在日本,醫學的術語是德語,而不是拉丁語。

中世紀初期德語這個詞首次出現。其詞根來於日耳曼語中的人民(thioda, 形容詞 thiodisk)一詞,意思是這是一種被老百姓使用的語言。當時法蘭克人的高級階層一般使用「法蘭克式的拉丁語」,後來稱為法語。德語當時並不是一種統一的語言,它是許多地方方言的總稱。

中世紀德意志境內諸侯割據,加上交通不便,各個德語方言的發展相差很大。雖然曾試圖建立共同語言,但一般都只局限於各地區,而且只在一定的階層中被利用。比如北德的低地德語在漢薩同盟最興盛的時候在北海和波羅的海沿海地帶成為當地經商的通用語言。

為了宗教改革,馬丁·路德將《聖經》翻譯成德語的一種方言,為德語的統一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路德聖經》所使用的德語方言,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普及,成為後來標準德語的基礎。

1781年約翰·克里斯多福·阿德隆出版了第一部德語字典。1852年起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開始編輯最廣泛的德語字典。這部著作一直到1960年才完工。1880年康拉德·杜登出版了德語全正體書寫字典。1901年經過小修改後,這部字典成為標準德語的唯一典範。其中的內容一直到1998年才被重新訂正,以配合具爭議性1996年德語正寫法改革。在過渡期內,新拼法在大部份學校裡教授,但媒體則出現新舊拼法混合並行的情況。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指出各州仍可自行決定是否採用新正寫法,而且只在學校中具有強制性。這意味著人們在學校以外的領域,仍可使用舊有正寫法。2007年,在德國國會沒有干預的情況下,又對正寫法作了一次重大檢討。2007年,一些舊拼法最終失效。新正寫法最明顯的影響是詞語結尾的-ss,如dass及muss成為可接受的拼法。這種拼法在傳統正寫法中是不允許的,一定要寫成daß及muß。

對德語影響最大的語言是拉丁語。作為中世紀時的學術和高階層語言,今天德語中許多學術概念或表示抽象概念的詞依然來自於拉丁語或希臘語。至今這些詞一般都已被德語化了。

德意志位於歐洲中心,是東西南北的交通要道,也是中世紀諸侯逐鹿之地。德語中含有許多從其他歐洲語言(如法語、波蘭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俄語、希伯來語等等)來的外來詞。許多這些外來詞在其拼寫和發音上都未加改變地被吸收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對德語影響最大的外語是英語。英語有時被戲稱為「新標準德語」。據曼海姆的德語研究所2004年初統計,在過去10年中德語中共產生了約700個新詞,其中40%以上直接來自英語或是英語與德語組成的混合詞。英語對德語的衝擊來自下面三個方面:

  • 許多新的科技術語直接由英語進入德語詞彙。有些術語雖然也有相應的德語詞,但英語原詞被更廣泛地應用和接受(如 Computer/Rechner,DNA/DNS 等等)。
  • 許多跨國公司(甚至德國的跨國公司,如德國西門子公司)內部以英語為工作語言。
  • 在德國社會中許多年輕人感到德語陳腐,英語比較「酷」。說英語或使用英語詞彙會顯得一個人時尚、先進。許多廣告完全使用英語。一個經理人員在做報告時不用英語詞彙會顯得他落後、不夠國際化,因此有可能危及到他將來的發展。

雖然德國政府不像法國使用強制措施維護法語那樣來維護德語,但德國社會也已經意識到了德語的英語化問題。許多有影響的報刊和電視文化節目抨擊這個趨勢,但它們自身也往往無法擺脫和漠視這個趨勢的要求。

法文與法語

法語(le français 或 la langue française)屬於印歐語系羅曼語族,是繼西班牙語之後,使用者人數最多的羅曼語言之一。除此之外,法語也是世界上57個國家、聯合國和幾乎所有國際組織,如歐盟、北約、奧運會、世貿和國際紅十字會等的官方語言及正式行政語言。法語在11世紀曾是除了中古漢語以外,當時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語言。現時全世界有約一億人把它作為母語,以及其他2.8億人使用它(包括把它作為第二語言的人),目前仍在增長中,尤其是在非洲大陸。僅次於英語,法語是世上第二被廣泛使用的語言,共有約57個國家、幾乎所有國際組織(例如聯合國、歐洲聯盟)將其列作官方語言及行政語言。法語是很多地區或組織的官方語言。法國法語和魁北克法語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兩大法語分支,由於從同個法語方言分化而成,溝通上有些障礙,因為這兩種法語是有區別,尤其是發音,以及少數語法。

法國人一直對自己的語言非常自豪和驕傲。16世紀始法語便成為國際外交及學術語言;世紀18-19世紀殖民地時期,大英帝國將英語帶到廣大的英國殖民地,而法國作為第二大殖民帝國也把法語帶到其殖民地;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強大的美國繼續在世界各地傳播英語,使法語的地位持續下降。法國人對此十分不快,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全力抗擊英語文化勢力。儘管如此,法語也在各個方面不同程度受到了英語的影響。法語也是聯合國六大官方語言之一。

法語在法國和世界其他地區有多種變體(方言)。法國人一般使用以巴黎的法語為標準的「本土法語」(français de France),但法國南部人亦使用受奧克語影響的所謂的"南部法語"(français méridional)。歐洲的法語變體有比利時法語、瑞士法語和義大利瓦萊達奧斯塔地區的奧斯塔法語(Francophonie en Vallée d'Aoste)。在加拿大,法語與英語同為官方語言,法語方言主要有魁北克法語和阿卡迪亞法語。在黎巴嫩,法語直到1941年為止是官方語言之一,當地的法語方言為黎巴嫩法語。其他地區亦有法語的方言。

法國其它地區之語言則不屬於法語方言,如西方布列塔尼半島之布列塔尼語屬凱爾特語族,北方弗拉芒語則屬日爾曼語族,兩者與法語所屬之羅曼語族語言皆有根本結構上之差異。法語衍生的克里奧爾語也被認為是不同的語言。

法語是下列國家或地區的第一語言,具官方語言地位:

  • 法國(6000萬人使用,包括新喀里多尼亞、留尼旺、瓜德洛普、馬提尼克、法屬蓋亞那和聖皮埃爾和密克隆)
  • 加拿大(670萬人使用者,主要在魁北克省):加拿大法語
  • 比利時(400萬人使用者,瓦龍語是 Langue d'Oïl 語的一種方言,與比利時法語有顯著的差異):比利時法語
  • 瑞士(和德語、義大利語和羅曼什語四語共行):瑞士法語
  • 摩納哥
  • 海地

根據有關部門調查,有一千萬美國人有法國血統,而大概有一百萬法國裔美國人在家庭使用法語,法語是繼西班牙語後,較多美國人學習的外語。

4世紀,羅馬帝國統治法國,拉丁語開始在法國流行。至5世紀,拉丁語已經廣泛取代了原先通行於法國的凱爾特語。在高盧境內,隨著羅馬移民的增加,高盧人與之使用的通用拉丁語融合形成通俗拉丁語,與此同時,作為上層文人使用的書面拉丁語開始衰退。5世紀,高盧境內的說拉丁語的早先居民,與隨著民族大遷徙進入高盧的講日耳曼語的法蘭克人的語言開始融合。法語開始失去非重音音節。6-7世紀,大眾語變為一種混合性語言(une langue composite)。8世紀,查理曼帝國的建立開始使得法語開始規範化。到9世紀,拉丁語和日耳曼語最終融合成羅曼語。從939年卡佩王朝開始,法語成為法國唯一的官方語言。

有趣的是,1066年征服者威廉把法語帶到了英格蘭,並對英語產生了影響(例如英語的牛肉beef是法語bœuf轉成的)。另一方面,18世紀歐洲各國貴族欣賞法國的生活方式,法語也成了各國的宮廷語言。直至當代的歐洲,法語是歐洲外交場合除英語的通用語,不少歐洲人也略懂法語。

史學家艾瑞克·霍布斯邦指出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前,有一半的法國人其實不講法語,現代的法語是法國大革命後才由法國政府統一使用,並規範巴黎的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