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翻譯

韓文與韓語

韓國語(한국어/韓國語),北韓和中國大陸稱朝鮮語(조선말/朝鮮말),是通行於南北韓及中國東北、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等朝鮮族聚居地區的語言。

韓語被全球約7560萬人使用,是世界第十三大語言。隨著大韓民國在國際社會政治、經濟地位的不斷提高,學習韓語的人數也不斷增長,目前許多國家的高中和大學都教授韓語。在美國、日本、澳洲等地,大學入學考試的外語科目中可以選擇韓語應考。

歷史上,該語言在1392年以前隨朝鮮半島上的高麗王朝被稱為「高麗語」,直至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之後,其即改稱「朝鮮語」。1897年,北韓高宗李熙稱帝並改國號為「大韓帝國」,因此這語言又改稱「韓國語」或「韓語」。二戰後,朝鮮半島南北分治,兩方各按照自己的國名來命名該語言,北部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之為「朝鮮語」,而南部的大韓民國稱之為「韓國語」。而中亞的朝鮮人之間則稱之為「高麗語」[고려말(Goryeomal)、Корё мар]——但此處的「高麗語」與朝鮮半島的語言存在一定差異。

公元15世紀以前,韓語只有語言沒有文字,以漢字為書寫工具。由於韓語與漢語是完全不同的語系,使用漢字記錄韓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加之一般百姓不懂得漢文,非常不利於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為了解決韓民族書寫文字的問題,1443年北韓王朝世宗大王組織一批學者創造了適合標記韓語語音的文字體系--韓字。這些文字當時被稱作「訓民正音」,意為「教老百姓以正確的字音」。韓文的發明推動了南韓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世宗大王也得到了後世的愛戴。世宗大王所創造的韓字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實用的表音文字之一,其科學性得到了文字研究專家們的高度評價。

漢字文化圈國家也存在類似的名稱問題,使「朝鮮語」和「韓(國)語」的說法並存。在日本,為了表示中立,不少人也使用「コリア語」(「コリア koria」為英文「Korea」的音譯。)、「高麗語」和「韓国・朝鮮語」等稱謂,以及迴避語言名稱的文字名稱「ハングル(語)」(韓語「한글[諺文]」的音譯)。

韓語的使用者絕大多數聚集在東亞的大韓民國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語在這兩個國家不僅是國語,而且這兩個國家的韓語使用者占了全球韓語使用者的90%以上。在中國東北部的吉林省、黑龍江省和遼寧省,大約居住著兩百萬的朝鮮族人,現在朝鮮語是中國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兩種官方語言之一(另外一種是漢語普通話)。在黑龍江省也有中國唯一的一個省級朝鮮語廣播電台。在日本,由於歷史的原因,居住著大約七十萬的韓裔。韓語雖然在日本不是官方語言,但是很多韓裔後代都會說韓語。此外在美洲,還有大約有一百六十六萬來自南韓的移民。

韓語的方言根據行政區域可以分做六種。除了濟州方言以外,鄰近的方言大都能夠通話,但是跨區之間的方言通話就有些困難(比如南方慶尚方言跟北方咸鏡方言)。